故交今不见,流恨满川光。
图片
注:
河满子:歌曲名。白居易《听歌六绝句·何满子》自注:“开元中,沧州有歌者何满子临刑,进此曲以死,上竟不允。”
解读:
这是一首感怀诗。
诗人不正面写郁积内心的情,而将情移入景物描写中。第一联展示了两个动作、两个场景,点出诗人写此诗的背景、气:时近黄昏,诗入孤身单骑走在征途上,风尘仆仆。正恓惶间,忽然看到路边槐荫中挑出一个酒帘,不禁喜出望外,翻身下马。系马入店,沽酒小憩。诗人以极其简练的笔法将这一过程浓缩为“系马宫槐老,持杯店菊黄”。
从下文的“故人今不见”看来,诗人歇脚之店,当是旧地重游,故而感慨弥深。“宫槐老”“店菊黄”,写物也写人。你看,当年枝叶繁茂的那株槐树,而今已枝枯叶败了——树犹如此,人则更不堪岁月消磨,愈见衰老了。你再看,酒店的篱边长着一丛菊花,在夕阳中显得黄灿灿,向路人展示着秋天的风情……。然而,秋霜已降,岁暮将至,那瓣瓣菊花将飘落在东篱下——花开复花落,人生聚还散。当年曾在此处把菊品酒的故人,如今飘零何方?今日重游,孤身对菊,好不凄凉!“槐老”“菊黄”的景色渗透了诗人追昔抚今的感伤之情。
后两句正面抒怀。“故人今不见”,点明伤感的原因。言真情切,就像是从心中发出的一声长叹。最后一句“流恨满川光”,以景喻情。这时,夕阳西下了,余晖洒落在江面上,满江波光粼粼。诗人心中的怅恨,就象一川流水那么悠长,又象满江波光那么无尽……“流恨”二字很耐人寻昧。仿佛积聚在诗人心中的“故人今不见”的憾恨,在这落日时分,被“槐老”“菊黄”之景触动了,抑制不住了,从心底涌了出来。
四句二十字,有眼前之景,有伤人之情,有征途之劳,有品酒之闲,可谓短小精炼,情境皆佳,得绝句之妙。
图片
薛逢 生卒年不详。字陶臣,蒲州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)人。武宗会昌元年(841)登进士第,释褐秘书省校书郎。宣宗大中三年(849)擢为万年尉,历侍御史、尚书郎。以持论鲠切,为刘缘所排,出为巴州(一云嘉州)刺史。懿宗咸通时,复斥为蓬、绵二州刺史。召为太常少卿、历给事中,官终秘书监。生平见新、旧《唐书》本传、《旧五代史》卷六八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五九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七。今人谭优学有《薛逢行年考》。逢工诗善赋,以才名著于时。所作《凿混沌》《真珠帘》等赋大为时人所称。尤工七律。胡震亨称其“殊有写才,不虚俊拔之目。长歌似学白氏,虽以此得名,未如七律多警”(《唐音癸签》卷八)。辛文房则谓其“天资本高,学力亦赡,故不甚苦思。豪逸之态,长短皆卒然而成,未免失浅露俗’(《唐才子传》卷七)。亦擅法书,陶宗仪称其“书法浑厚奇秀”(《书史会要》卷五)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四》著录《薛逢诗集》10卷,《别纸》13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中著录《薛逢歌诗》2卷,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一六、卷一九则记其《四六集》1卷、《薛逢集》1卷,诸书皆已散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薛逢诗1卷。《全唐诗续拾》补收诗2首,断句1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市配资技巧,配资门户难简配资,中国十大杠杆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